2025年9月7日上午,“法治化營商環境護航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主題座談會在山東省濰坊市山東中健長生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會議室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領導和專家齊聚一堂,圍繞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保障、企業實踐與未來方向展開研討,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助力。
政策護航筑牢民營經濟法治根基
會議伊始,與會代表認真學習了最高人民法院于2025年8月8日印發的《關于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的指導意見》。該意見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司法保障。首次明確“民營經濟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是國家長期堅持的重大方針政策”,為民營經濟發展劃定“法治紅線”與“保障底線”。
當下,民營經濟發展態勢良好,各項利好政策對其發展起到關鍵作用。目前我國已形成“基本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法制實施體系、初步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利的法治保障體系、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五大法治框架,為民營經濟營造了競爭有序的市場環境,持續深化法治化建設,才能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企業以科技創新與合規經營展現擔當
在政策支持下,山東中健長生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積極作為。公司董事長陳聚寶系統講述了企業發展歷程,重點介紹了“長生露”產品研發背景、科技創新成果及其社會價值。企業秉持“助力人類健康長壽”使命,深耕抗衰老產品研發領域,取得多項國家認證和專利技術。公司運營總裁呂陽詳細介紹了“私域流量+全程溯源”銷售模式和“公司+基地+康養+零售”全產業鏈商業模式,以及以用戶體驗為中心的服務升級路徑。
專家建言指明民營經濟發展方向
座談會上,多位領導專家結合企業實踐與行業現狀,為民營經濟發展提出建議。十一屆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副主任、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原副部長馬文普表示,“企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法治化營商環境是民營經濟的堅實保證”,政府、企業、社會協同發力,才能推動民營經濟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行穩致遠;中紀委駐國家工商總局原紀檢組組長、第十一屆全國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委員石見元提出“合法注冊、內練品質、外修口碑、講好故事、防控風險、創新發展”六點要求,強調“品質是企業核心競爭力,口碑是市場通行證”;最高人民檢察院機關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張秀杰提及政府需改善營商環境,企業要加強法治建設、依法運營保護自身;原國家質檢總局總工程師,中國質量萬里行促進會原會長、北京大學法治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兆彬聚焦相關產業,建議企業堅持規范生產、防范營銷風險,打造特色品牌;商務部研究院原信用研究所所長,商業保理專委會主任韓家平提出,企業一定要把握經營界限,規范宣傳行為,堅守《廣告法》底線;中國老年保健協會會長,全國老齡辦原副主任閆青春、工業與信息化部政策法規司原正局級巡視員李國斌等專家指出,民營經濟需進一步依托國家戰略,在數字賦能、人才培養、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發力;農業農村部產業發展司司長、國家農業展覽館原館長王秀忠指出中健長生露公司具有一定代表性,建議優化產品等,成立相關研究機構。新華網首席信息官姚予疆表示新華網關注大健康發展,愿與企業加強交流。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執行總經理、中國行業報協會副會長、國家一級導演李振中提出要做有良知的媒體人,關注民營企業發展,媒體不僅僅要做觀察者、記錄者,更要做諫言者,把企業發展中遇到的難題及時向相關部門反映,為企業爭取政策支持,同時還要做企業發展的助力者,在品牌打造、企業宣傳、資源整合等方面發揮作用,助力企業發展,共同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安丘市原副市長孫洪吉介紹中健長生露公司在解決當地就業,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等方面的突出作為;山東省信訪局副局長龐獻國也介紹了企業這些年為當地產業發展做出的貢獻等信息。
展望民營經濟助力中國式現代化
此次座談會是政策與實踐的深度對接,也為民營經濟發展發出動員。從《民營經濟促進法》的實施,到地方政府對民營企業的服務;從企業對科技創新的追求,到專家對合規發展的指導,多方合力描繪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藍圖。
如詩句所云:“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痹诜ㄖ位癄I商環境的護航下,民營企業將乘勢而上,在穩定增長、改善民生、促進創新、推進共同富裕等方面持續發力,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更多力量。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