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9月5日晚,一根2厘米多的尖銳魚刺橫卡在93歲李奶奶(化姓)的食道中段,緊緊貼著主動脈弓和氣管,并刺破了食管,情況十分緊急。面對這一高危患者,作為首診的蘇北地區縣醫院,緊急向醫聯體上級單位——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求助。高危患者連夜轉往南京,中大醫院急診、消化、胸外、麻醉、手術、重癥醫學等多學科聯合,最終在消化內鏡下取出這根“奪命魚刺”,93歲老人轉危為安,于9月9日順利康復出院。
據介紹,9月5日19:30,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消化內科值班醫師葉惠突然接到中大醫院集團辦公室、原消化內科護士長孫曉美打來的緊急電話:“我們集團醫院有位高危食管異物患者,魚刺卡喉無法處理,準備轉來我院,我已把你的電話發給家屬,請做好對接。”“放心,孫老師,病人到醫院,我第一時間對接。”葉惠醫師隨后撥通家屬電話,得知對方還需三小時才能抵達,她特意囑咐家屬路上注意安全。
22:45,葉惠醫生的電話響起:“葉惠醫生,您好,我們到急診了。” 葉惠醫生迅速到達急診醫學科參與救治。見到患者時,看到93歲的李奶奶因魚刺卡喉,出現喉部不適、惡心嘔吐癥狀,非常難受。在轉診綠色通道的支持下,李奶奶很快接受了CT平掃+增強檢查。結果顯示,李奶奶的魚刺卡在了食管中段,橫跨在食管中間,一端緊貼主動脈弓壁,另一端似突出食管外貼近氣管壁,情況危急,消化內科葉惠醫師、急診醫學科蔡君艷主治醫師、胸外科劉彬主治醫師等會診認為,內鏡下取食管異物仍是首選方式,但李奶奶的魚刺所處位置不好處理,取出難度大,稍不注意就會有大出血的風險,必須充分做好多科救治的準備。
在著名消化內鏡專家、中大醫院內鏡診療中心主任施瑞華教授的指導下,消化內科李楠主治醫師、葉惠醫師、內鏡護師韓媛媛與胸外科、麻醉科、手術室醫護團隊精心制定手術方案,快速完善術前檢查,并與患方進行了充分溝通。患者家屬一致同意全力配合醫生精心救治,一旦內鏡下取魚刺失敗,引發食管氣管瘺或動脈大出血,立即開展外科手術處理。
手術室內,在多學科專家醫生保駕下,消化內鏡醫護團隊在麻醉醫生和護士配合下開始行動,內鏡下看到橫置的魚刺尖端已刺破食管,另一端是否穿出無法判斷。現場會商研判,確定先保住血管側,嘗試將魚刺向氣管側移動,待其松動后夾緊平端快速取出。再次進鏡后,確認魚刺尖端朝向氣管側、平端貼緊血管側,李楠主治醫師迅速用異物鉗夾緊魚刺平端。此時手術室內鴉雀無聲,所有人都緊盯內鏡屏幕,做好了搶救準備。手術醫生一點點向上提拉魚刺平端,讓魚刺在食管內逐漸傾斜、完整顯露,再小心地向口腔方向拖拽。幾秒鐘后,整根魚刺被完整取出。這一刻,手術室里的一群人終于松了口氣。
當長達2厘米多的魚刺交到家屬手中時,家屬激動地連連道謝。從蘇北地區縣醫院的緊急轉診,到中大醫院快速接診、多科室協作手術,這場跨越200多公里的救治行動,不僅是一次高危異物成功取出的醫療案例,更是中大醫院集團醫院雙向轉診機制高效運轉的生動縮影。
通訊員 程倩敏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萬惠娟
標簽: 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