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外貿多點開花動力足
今年一季度,我省出口太陽能電池5.6億元,同比增長274.9%,出口至印度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機電產品進出口341.5億元,同比增117.21%,為全省進出口總值增長貢獻81.41個百分點;農產品進出口4.34億元,同比增87%……今年以來,我省貨物貿易進出口表現亮眼,呈現出多點開花、動力十足的良好勢頭。
據太原海關統計,一季度我省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達490.2億元,同比增長85.8%,增幅位居全國第三。其中,出口貿易總值296.1億元,同比增長95.8%;進口貿易總值194.1億元,同比增長72.3%。總體來看,一季度我省進出口延續了2020年第四季度以來持續增長的勢頭,為全年外貿量穩質升打開局面。
特色農產品出口表現亮眼
4月16日,經晉陽海關檢疫合格后,140頭山西活豬啟運,并于17日晚抵達深圳。4月18日,經香港五豐行有限公司拍賣,順利進入香港市場,擺上香港市民的餐桌。這是今年我省活豬首次供港,也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省活豬首次供港。
山西活豬是我省優質的特色農產品,自2019年供港以來,受到了香港市場的歡迎。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供港量銳減。“在晉陽海關多項便利通關政策的支持下,目前活豬在香港市場已打開局面,成功進入香港主要的三個拍賣行,之后供港數量將會持續增加,今年計劃供港3000頭。”5月9日,山西南山百世食安農牧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智高興地介紹說,我們的活豬飼養是封閉、科學的,飼養出的活豬具有藥物殘留和農藥殘留低、蛋白質含量高等特點,深受香港市民歡迎,目前年出欄量可達2萬頭。
近年來,晉陽海關把支持地方特色農產品出口納入重點工作。尤其是生豬出口,在嚴格把關的基礎上,通過各項措施全力支持山西活豬供港。在加強檢疫監管方面,開展生豬血樣、肉樣、尿樣的抽樣檢測,對非洲豬瘟等傳染病和農殘、藥殘嚴格把關。同時,加強生豬出口政策宣講和業務培訓,指導企業嚴格落實動物衛生防疫制度。并嚴格做好現場監裝、施封等監管措施,以保障供港活豬的質量安全。
“我們將持續發揮職能優勢,聚焦民生辦實事,將更多的山西優質農產品推向國際市場。”晉陽海關關長楊濤說。
貨物貿易進出口多點開花
一季度進出口數據表明,外商投資企業發展勢頭強勁,成為我省貨物貿易進出口主力軍;民營企業作為新生力量,正奮起直追,進入快速增長期;國有企業發展平穩,拉動進出口增長作用顯現。外商投資企業貨物貿易進出口額300.2億元,同比增長121.5%,為全省進出口總值增長貢獻72.74個百分點;民營企業進出口額99.3億元,同比增長78.8%,為全省進出口總值增長貢獻19.33個百分點;國有企業進出口額90.2億元,同比增長24.2%,為全省進出口總值增長貢獻7.76個百分點。
從貿易方式看,我省進出口結構呈現出加工貿易為主、一般貿易為輔的特點。加工貿易進出口額301.4億元,同比增長126.9%,為全省進出口總值增長貢獻74.47個百分點;一般貿易進出口額162.7億元,同比增長31.6%,為全省進出口總值增長貢獻17.26個百分點。
由于我國疫情防控成效顯著,穩定的國內環境有利于我省進出口企業挖掘和拓展國際市場,在對美國、歐盟、東盟、日本、韓國等傳統貿易伙伴貿易額保持增長的基礎上,與印度、蒙古、俄羅斯、芬蘭、波蘭等國進出口貿易額均出現數倍、數十倍的增長,與拉丁美洲國家進出口額也實現100%增長,這表明我省外貿增長已實現多點開花。
海關特殊監管區域進出口活躍,如太原武宿綜合保稅區、山西蘭花保稅物流中心、山西方略保稅物流中心等作用開始發揮,保稅物流、保稅倉儲等成為進出口新的增長點。以保稅倉庫進出境貨物方式進出口額達17億元,同比增長180.3%。武宿綜合保稅區一季度實現進出口貨值26.5億元,蘭花保稅物流中心進出口貨值1946萬元。
太原市在貨物貿易進出口中增長貢獻率最大,進出口額達405.2億元,同比增長107.7%,外貿示范引領作用凸顯。此外,晉城、運城、臨汾、長治等6個市進出口實現增長。
外貿穩增長措施強力推進
太原海關副關長丁傳民介紹,今年以來,太原海關強化“六穩”“六保”落實,聚焦“六新”發力,切實提升監管效能,大力支持外貿企業創新發展,深入推進政策措施改革創新,不斷提高綜合保障水平,助推我省開放型經濟高質量發展。
為鞏固拓展口岸疫情防控和促進外貿穩增長成效,太原海關出臺了一系列穩外貿、促發展的政策措施,先后發布了應對疫情影響促進外貿穩增長20項舉措、支持綜合保稅區發展12項措施、支持中歐班列發展16條措施,引導我省傳統產業轉型、高新技術突圍、新興產業壯大。
精簡進出口環節監管證件。進出口環節監管證件由原有的86種精簡到41種,除涉及安全保密類之外,進出口監管證件全部實現了聯網核查、自動比對,其中50%實現了依托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一口受理、網上申報和網上辦理,預計年內將實現“單一窗口”一網通辦。
進一步壓縮貨物整體通關時間,提升貿易便利化程度。細化落實提前申報、兩步申報、兩段準入、匯總征稅、關稅保證保險等一系列改革舉措,對重點企業實施“一對一”企業協調員制度,實現精準服務。今年一季度,太原關區進口貨物整體通關時間為30.97小時,同比減少21.76小時;出口貨物整體通關時間為1.92小時,同比減少0.69小時。
強化知識產權海關保護,為進出口企業保駕護航。太原海關深入開展“龍騰”“藍網”行動,強化科技應用,提高布控精準度,嚴厲打擊進出境侵權行為,知識產權海關執法手段和方法更加豐富,保護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水平進一步提升。1-3月,太原海關共查獲疑似侵權物品201件,好于去年同期水平。
促進跨境電商新業態健康發展,滿足群眾消費升級需求。太原海關牽頭建立商務、綜改、協會、企業代表在內的跨境電商聯席會議工作機制,每月召開聯席會議,限時解決企業訴求。如支持跨境電商業務模式拓展,立足現有政策規定和業務模式,支持企業創新建立網購保稅新零售業務模式,建立“現場展示+平臺下單+線下速遞”模式,不斷滿足消費者對跨境商品的消費需求,進一步提升消費體驗。(山西日報記者孟婷)